有這樣一個話題,很普遍,拿出來説説:

估值,以市盈率P/E為例,它是一個比值,分子為價格(市值)分母為淨利潤。要注意一個現象:分子每天都在變,分母三個月才變動一次。
有趣的事情發生了,當分子變動>分母變動的時候,這個比值就在上升,反之就在下降。
Continue reading 估值,究竟是個什麽東西有這樣一個話題,很普遍,拿出來説説:
估值,以市盈率P/E為例,它是一個比值,分子為價格(市值)分母為淨利潤。要注意一個現象:分子每天都在變,分母三個月才變動一次。
有趣的事情發生了,當分子變動>分母變動的時候,這個比值就在上升,反之就在下降。
Continue reading 估值,究竟是個什麽東西《股票大作手回憶錄》這本書,可以説是股票交易者的必讀經典。我在十五年前剛剛踏入股市的時候就讀過這本書的中文版,並在十五年間陸陸續續又讀過原版、各種翻譯和注釋版本,常讀常新。這本書與市面上絕大多數“股票成功學”不同,它講述人性,記錄和總結了傳奇交易大師Jesse Livermore的“失敗經歷史”。愚以爲,記述失敗經歷的書籍太少太少,但這類書遠比成功學更有價值。
下面我根據自己的理解,摘錄書中一些有意思的文字分享給大家。
Continue reading 《股票大作手回憶錄》摘錄就在兩天前,美聯儲聲明停止加息,並將在9月份停止鎖表進程,市場歡騰不已。然而就在投資者歡慶「水牛」之時,歐洲經濟的中流砥柱德國製造業PMI跌破榮枯線,美股轉身暴跌……
於是大家展開聯想:美聯儲停止緊縮政策恐怕是要應對經濟衰退了~
貝萊德的除美國外ETF上周創紀錄流入資金3.58億美元
該ETF約17%的持倉在日本,10%放在英國
美債利率曲線趨平以及美國經濟成長放緩,促使投資者紛紛涌入投資於除美國之外全球各地的交易所交易基金。
市值約38億美元的iShares MSCI ACWI ex U.S. ETF(交易代碼ACWX)–上周創紀錄流入3.58億美元,並且兩個多月來沒有出現過一天的資金流出。該基金持倉的近17%是日本股票,銀行是其持股最多的行業集團,占投資組合的比重是14%左右。它最大的持倉品種是iShares MSCI印度ETF(交易代碼INDA)。
作者:雷公
总所周知,美股的指数都是有对应的指数基金可以交易的(见文末),因此,研究指数估值有两个好处:其一,知道当前我们在哪儿:Where are we,是在山顶上还是山脚下?其二,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做:What should we do,要不要买(卖)以及买(卖)什么?
图一,截止2018年7月13日收盘,标准普尔500指数、标准普尔100指数以及罗素2000指数P/S(市销率Price to Sales)估值情况:
其实有了图表就不需要多说了,如上图所示,如果说2000年的美股有泡沫,那么当前的美股估值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2000年的高点。结论不言而喻——整体上看,目前不是买股票的好时候;要不要卖呢?那要看你在哪儿买的。你看,估值是不是很重要?
简要解释一下P/S的重要性。
P/S=市值除以净销售额,或每股价格Price除以每股主营收入Sales,它衡量的是股票的市场价值与其创造的收入(而不是利润)之间的比值关系。之所以要重视收入而不是利润,主要原因在于持续稳定的收入增长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基。而利润是收入经过一系列会计处理之后的结果,可操作余地非常大。一个企业不可能长期处在收入不增长而利润增长的怪圈之中。因此说:收入是利润的晴雨表。
图二,美国十大行业指数P/S估值情况。
因数据较多不便于观察,上图仅选取三个行业的数据作比较,完整的原始数据Excel文件(1990年01月01日~2018年07月13日)请点击:
更多的数据及时分析请见LoneCapital的推特账号。
附:本文涉及的美股指数及其对应的指数基金:
会员请登录后下载: Continue reading Where are we? 美股主要指數估值
据Bloomberg数据显示,标普500指数(SPX)、纳斯达克100指数(NDX)、罗素3000指数(RAY),三大指数价格与有形资产比值(Price to Tangible Book Value per Share)均超越2000年网络泡沫和2008次贷危机时的高点。
转自:雪球@美股基金策略
最近,巴菲特有话说,岁数不小的他表达了对美国未来国运的进一步看好,他说:
“自托马斯-杰斐逊写下《独立宣言》以来,已经过去了241年。做空美国一直是一个失败者的游戏。我向你们预言,这将继续是个失败者的游戏。”。
看看,神马叫三个自信,巴菲特这个就是。
接着,他做出预测,未来百年内,道琼斯工业指数上百万点,嚯,听着吓人,很多新闻也突出这个标题,毕竟,一个国家指数整出百万点,感觉有些不可思议,这可能吗?